走进侗乡,山清水秀,绿树烟笼。“走马转角楼”般的外廊式木楼,鳞次栉比。房前屋后,立着一排排竖梯式的禾架。溪上建有风雨桥,它将桥梁、长廊、楼阁浑然结为一体,既利于交通,又可美化环境。侗乡最富魅力的是高高耸起的鼓楼,它因楼内或楼前悬挂一面铜鼓而得名,是侗寨的象征。鼓楼堪称民族建筑的瑰宝,是侗家文化标志。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,在侗乡发展为高层建筑物,著名的从江增冲鼓楼高达14层。鼓楼是楼、塔、亭、阁的巧妙结合。
鼓楼还是侗族人开展社会活动和休闲娱乐的场所。侗族古代有一种村寨联盟组织称为“峒款”,他们常在鼓楼前集会议事、裁决纠纷、举行庆典。侗族至高无上的女神是“萨岁”,祭萨岁的活动就在鼓楼附近的“萨坛”举行。青年男女常相约在鼓楼,以歌抒情,通宵达旦,名为“行歌坐月”。老年人也常聚集在此聊天,谈论古今。村寨之间相互走访,侗语称为“月也”,迎宾送客也在鼓楼前。
侗族是个爱好音乐的民族,“男弦女歌”蔚然成风。侗歌格调平和,旋律优美,抒情细腻,腔调幽雅。引起世界关注的侗族大歌,分为一般大歌、漫声大歌、叙事大歌、数唱大歌、童声大歌数种,是一种从民间自发滋生的多部合唱,也是民族音乐的一朵奇葩。大歌中,漫声大歌最为精彩,全由女性演唱,曲调优美,嗓声动听,如蝉鸣鸟语,如流水潺潺。女声复调变化多端,和声效果更是美妙。童声大歌由儿童演唱,天真烂漫,充满稚气。侗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、侗年、“三月三”、祭牛神、吃新节等。节日期间,人们手牵手、围成圈圈跳“哆耶”。斗牛是侗族人民喜爱的活动,牛与牛斗,胜者称“地雷公”、“震天王”。抢花炮也是侗族的一种别致的竞技体育,选手们在一起比速度、比机智,比集体协作。
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,主要聚居在黔南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、榕江、从江、锦屏、三穗、天柱、剑河、镇远、岑巩及铜仁地区的玉屏、江口、铜仁等地。共有140余万人,占全国侗族人数的一半以上。